致 歐老師:
跟著你學習攝影己經進入第二年的後半段了,這一年多來,除了自己在攝影技術上的進步以外,也跟著老師學到一些人生道理和哲理思辨。很多時候我非常享受課堂上之間的對話,受用之處謹記於心。之前你曾在課堂上提到人際的「弱連結」的概念,我也備感珍惜,能在大學與社會交界之際,遇見不同工作領域的人、傾聽各行各業的心酸血淚黑暗八卦,也算是先替自己打打預防針吧!(笑)
攝影上的進步固然是可喜的,然而我覺得除了技術方面的長進,比較讓我感興趣的倒是老師常提的文化、意義與思考。還記得我上過一個學期的攝影文化論,那堂課我常常遲到,現在想起來還是有點慚愧。但如果沒上這堂課過,我不會發現現在一直讓我困擾的問題。
面對攝影,拍照好看,充分做到取景、構圖等等具體的技巧,經過一番訓練都能有所成果。但回到了攝影背後的思考,發現我似乎有點障礙。外面的書店中,或多或少都會有關於攝影評論或是某攝影家出的攝影集,裡面不外乎討論相片背後的意義或是攝影者想探討的主題等等,更深入一點的可能就會論述到「攝影」這件事。
(當然,這之中不包括假文青的攝影書。等等...還是我真的看的都是假文青的書......?)
我試圖想深入思考,卻無法真的從相片背後中真的得到什麼。我常常在想會不會是我拍照拍太少了?還是說我書看太少了?又或者我早已習慣現在社會媒體大眾的胃口了?面對攝影的思考我看到的似乎還是非常粗淺的一面。
我非常喜歡聽搖滾樂。從以前西方搖滾一直到台灣現在的樂團生態,我都樂於理解。人們常說搖滾樂背後攜帶著憤怒(這可以討論到西方歷史),但我認為那樣的憤怒不是真正的憤怒。因為有更多的是憤怒背後帶來的希望與夢想。這些歌曲時常告訴我要正面迎擊,面對挫折更要昂首闊步。
如果因為大量的聽歌,而能從歌曲中找到一點意義,那麼大量的拍照,是否也能深入理解攝影帶來的意義呢?
方才看到老師一個新課程(應該是吧?):2015春攝影班:攝影家列傳——布列松。看到這個才讓我將這些話打下,與老師分享。我想如果攝影文化論這堂課對我目前來說困難重重,那麼我想了解一位攝影師應該相對輕鬆許多。小時候總也是聽偉人故事長大的(有些長大才知道根本被騙,真是好傻好天真),我想這應該不難懂。
最後,再來的人像攝影課程依舊是多請老師指教了。期待萬分啊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留個言吧:)